金色的秋天,点缀着草海的唯美,沁润着威宁别具一格的繁荣之路。“甜蜜果”铸团结,层林尽染,果蔬飘香,秋天美丽添成的画卷,描绘出高原“蓝”,民族“红”,同心“圆”,团结“乐”的美好新篇。
威宁自治县地处乌蒙山区,近段时间,威宁苹果业已进入丰收季。采摘成为一片美丽风景,红红火火的威宁,更是再现了“三交”的唯美画面。
威宁苹果是威宁自治县“六带”示范的重要典型产业。目前,威宁苹果己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发展趋势,威宁全县苹果挂果面积约21.36万余亩,全县苹果产值超过10亿元。迤那镇、牛棚镇、雪山镇、黑石头镇等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形成了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徐徐展开美丽画卷。
威宁自治县素有“阳光城”的称号,拥有着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优势和光照时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种植出来的苹果含糖量高、色泽红润、口感好,蜡质层厚耐储运,是属于全国“西南冷凉苹果适宜区”,也是贵州唯一的优质苹果生态适宜区。
秋天是个金色的季节,沿着迤那镇产业带方向,一路追赶秋的脚步。随处可见“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装卸……到处都是一片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
“硕果累累满枝头,秋风爽爽果飘香”。在迤那苹果基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基地的工人采摘在手上,乐在心里。参观、采摘、运输人群人来车往。促进了当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产业促发展,成为了当地各民族群众增收的“摇钱树”,致富的“甜心果”,“红果果”变身“金果果”,助力当地各民族群众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在打造高端苹果品牌,推动威宁红苹果走向全国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品牌效应,促进各民族群众以苹果为纽带,实现成为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幸福“甜蜜果”。
威宁县迤那镇苹果基地,通过种植、采摘技术培训,引进先进设备,拓展多渠道销售等措施。深深的打响了威宁苹果品牌,真正把威宁苹果产业发展成为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果”。
据介绍,威宁除了线下销售,还在网上售卖,批发到外省,海外。远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并同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多个国内外连锁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契机,以绿色为基调,将苹果产业由零散种植推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以苹果种植最大的平台海升集团,投资成立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逐步壮大苹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让乡村产业发展更红火。威宁以苹果产业为特色,逐渐打出绿色产业靓丽名片,成为引领威宁各民族群众团结走向增收致富的“甜心果”。
通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带动,威宁助推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好路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产业提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红彤彤”的威宁苹果变成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致富果”,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果”,交往交流交融的“甜蜜果”。
“甜蜜果”铸团结,以绿的底色,红的本色,绘写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民族“红”,同心“圆”,团结“乐”的崭新画卷。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郭翰 陈雪琴)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