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打造民族团结“六带”战略样板
中央人民政府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毕节市人民政府 | 贵州政务服务网-威宁县 | 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威宁 » 经济发展
威宁:打造民族团结“六带”战略样板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威宁紧扣“五融强五力”主题,深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等,融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中心工作,打造出雪山镇红色文化示范带、草海环海旅游带、板底乡民族文化活动带、迤那镇苹果产业带、威宁精神石门品牌带、朝阳新城“融”典型治理带“六带”战略,联动机制加强,主题主线突出,特色内涵深化,“三项计划”促各民族“三交共融”提速升级,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树立了典范。

                                           迤那苹果产业带
  威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于2015年开始在迤那万亩苹果基地建设,总投资4.3亿元,其中园区投资2.4亿元,加工厂投资1.9亿元。是一片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国际苹果矮砧密植产业示范园。 以迤那为轴心,牛棚、斗古、中水、玉龙为核心区示范带动全县23个乡镇发展苹果产业40万亩,形成了133家经营主体,覆盖10.6万户种植农户,产量18万吨以上,产值达12亿元苹果产业大联盟,搭建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有效平台,邀请水果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向各族群众宣讲科技知识,盘活劳动力资源,帮助解决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等,让“小苹果”闯出了大市场,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果”,筑牢了利益共同体堡垒。

五里岗朝阳新城“融”典范治理带

  五里岗朝阳新城是全县10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之一,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安置搬迁群众4414户22825人。朝阳新城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度融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以“五三促五共,浇开同心花”为主题,通过建好党组织体系、干部工作体系、居民自治体系“三个体系”,回答了“如何组织”问题,通过育强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回答了“靠谁引领”问题,通过畅通天访、周周应、月月谈“三条渠道”,回答了“怎样穿透”问题,通过搭建公共服务、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三个平台,回答了“怎么支撑”问题,

通过强化产业培育、就业服务、创业引导三个保障的,回答了“目的何在”问题。推动形成各民族群众平等包容共居,相互欣赏共学,同心同力共事,和睦团结共乐,人尽其才共建的社会环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板底民族文化活动带

  板底乡是威宁彝族人口最集中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之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发源地。其研究价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是彝族古老的“变人戏”“人类的祖宗戏”“彝之源”等,并且这种原始古朴且未受现代文明影响的古代祭祀仪式和具有标志性道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少数民族中都不多见,其研究价值地位独特,这里自然成了民族文化活动带。 板底乡是全国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试点,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是威宁文化建设皇冠上的一颗“蓝宝石”,在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力量。

雪山红色文化示范带

  威宁游击团是1949年9月威宁本土第一个共产党员陆宗棠受党组织委派在此成立教导队,为组建游击武装培训骨干。同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旧址位于雪山镇灼乐多社区红旗三组。

  威宁整合资源,注延伸问题,包括云贵红军桥,羊街烈士陵园,沙河边烈士陵园等多处红色资源。让这些红色精神在威宁穿越时空依旧熠熠生辉,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发挥威宁红色文化示范带作用,确保示范带共同体意识“浓起来”,精神文化“厚起来”,高原发展“活起来”。

草海环海旅游带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百鸟之都,水藻王国”之称,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威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宁以草海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旅游业。东可至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盐仓向天坟,百草坪南方最大天然草场,板底古彝圣地等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南面可带动县城后花园金钟一带旅游业。北面沿326国道线连片带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哲觉被誉为林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大力巩固发展林下经济和中草药。西北面可辐射双龙、小海等镇蔬菜产业和观光农业基地,全面发挥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打造草海环海旅游带。

威宁精神石门品牌带

  石门乡是威宁最边远乡镇,曾经是20个极贫乡镇之首。在脱贫攻坚的大好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石门各族群众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的改善,蔬菜,魔芋等产业的兴起,一条高速公路推开了石门内联外通的大门。

  石门坎村新营风情小寨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示范点,为执行顶层设计,树立强基导向,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在基层有形有感有效,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基地。基地自2021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组织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各族干部职工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现场教学11批次1200余人,接待省内外学习考察团近百人。有力增进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发挥了“小基地,大课堂,小平台,大作为,小切口,大文章”作用。内容涵盖了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构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度融合的价值共同体,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上一篇:
下一篇: